財政部大連監管局:堅持守正創新 扎實推動 財會監督試點取得新成效
財會監督試點工作開展以來,大連監管局強化政治引領,創新方式方法,規范工作流程,提升信息化水平,推動財會監督試點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。
一、提高站位,深刻把握新時代財會監督的重要意義
大連監管局黨組高度重視財會監督工作,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、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,把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。把學習貫徹《意見》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,吃透精神實質,把握核心要義,強化責任擔當,切實把每名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。同時,緊緊圍繞財會監督工作部署和有關政策要求召開專題會議,廣泛宣傳引導,營造濃厚的學習宣傳貫徹《意見》氛圍。
二、科學實施,有序推進財會監督試點工作
一是認真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經驗,結合大連市實際情況對重點企業名單進行科學評估,重新研究篩選,進一步擴大監管企業范圍,涵蓋金融、電信、交通、物流、石化、房地產等行業,兼顧央企、地方國企、民營企業等多層級、多所有制的企業類型。重新納入試點的企業對大連市經濟運行、財政收支、稅收收入、金融穩定、國企改革、城市建設、鄉村振興、營商環境等具有較大影響,體現了大連市經濟社會發展特點。二是夯實基礎,推動試點工作走深走實。建立完善試點“企業庫”,對入庫企業進行多維度畫像,多渠道收集企業經營情況、財務審計報告,融資信貸信息、相關處理處罰等情況,制定風險等級,分類監督;不斷豐富“案例庫”,搜集整理監督檢查實踐中積累的各類案例,形成規范化典型案例納入案例庫,為會計監管提供豐富的案例儲備;壓實“人才庫”,成立財會監督試點專班,建立重點企業專人負責制,實現“一人多崗、一崗多人、分企到人”的管理方式,確保專班工作快速有效運轉。三是貫通協調,構建立體化監管體系。進一步厘清和優化監管局與其他監管部門的工作關系,探索建立縱橫貫通的財會監督長效工作機制,主動加強與銀保監、證監和地方財政等部門聯系,避免重復監督和出現監督真空。加強縱向貫通,發現重大問題及時向財政部報告和地方黨委、政府反映,發揮好中央財政與地方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。在對屬地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,認真聽取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難點、痛點,結合監管中了解到的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,及時向屬地黨委、政府反映,得到屬地黨委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,推動有關問題順利解決。在發揮財政監督的同時,有力推動屬地有關部門主動擔當,增強服務意識,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,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。
三、創新手段,運用“互聯網+監管”提高監管效率
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平臺,多渠道整合屬地上市公司數據資源,及時捕捉資本市場各類信息披露等關鍵事項,實現上市公司風險實時監控全覆蓋。利用財務舞弊分析系統,抓取屬地上市公司歷年財務數據、業務數據及各類經濟指標,對比相同行業不同公司的相關數據進行全面體檢和全鏈條畫像分析。綜合系統推送的異常信息進行穿透分析,精準定位,科學評估企業財務“健康度”,實現從被動應對風險到主動預測處置的轉變,大量節省工作時間和人力成本。通過約談、下發《關注函》并實地走訪企業和審計項目組,明確關注事項,提示其切實履行審計責任,督促企業筑牢風險意識,規范財務會計和內控管理,有效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。
四、聚焦重點,推動財會監督試點取得新成效
一是“治未病”,常態化日常監管全覆蓋。今年以來,對全市上市公司開展全覆蓋動態監控和風險分析,對存在風險隱患的,量身定制問題提綱,組織各企業進行座談。下達《關注函》,督促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工作中予以充分關注,切實履行審計程序,將風險控制在年報發布前。二是“強穿透”,專項檢查聚焦重點問題。根據財政部統一安排組成檢查組,在局領導帶領下,赴北京、安徽等地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開展檢查,并延伸檢查企業會計信息質量。檢查中聚焦準則、制度的有效執行,突出問題導向,實行穿透式檢查,全面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。三是及時總結,形成試點經驗。經過兩年來的不斷探索和努力,財會監督試點工作取得了諸多成果,工作中形成的多篇專題材料被《中國會計報》等媒體采用,進一步提升了財會監督的影響力。
下一步,大連監管局將以財會監督專項行動為契機,全面深化財會監督各領域工作,繼續探索創新方式方法,擴大監管覆蓋面,不斷提高監管成效,形成更多可推廣可復制的試點經驗。
來源:財政部大連監管局
福建泉州市中太進出口有限公司 » 財政部大連監管局:堅持守正創新 扎實推動 財會監督試點取得新成效